近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中關村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聯盟、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主辦的2024數字金融與金融安全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大會發布了《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競爭力報告(2024)》,和合信諾作為國內首家專注金融監管科技、金融合規科技廠商和影響力品牌,入選“中國金融科技競爭力百強企業”榜單。
和合信諾-中國金融科技競爭力百強企業
自成立以來,和合信諾持續專注和深耕金融監管科技、金融合規科技服務領域,在用監管科技、合規科技賦能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質增效方面有著深厚的理念、技術、產品、團隊和專業服務經驗積累,在金融科技領域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力。
目前,和合信諾自主研發推出的新一代數智化內控合規管理產品和解決方案,已迅速應用到包括央國企、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銀行、農商銀行、省農信社等金融機構,并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和廣泛好評。
報告中指出,我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3727.8億元,其中銀行科技規模2793.2億元,占比達到75%。隨著金融機構和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數據資產入表進程的推進,將為我國金融科技產業注入新活力。
報告主要內容如下:
1全球概況
2023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的融資數量達到了4547筆,融資金額為1137億美元,這一數字比2022年有所下降,但相較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仍高出10%,顯示出金融科技市場的強大生命力和發展潛力。種子輪融資表現尤為搶眼,獲得了超過40億美元。
2023年全球金融科技細分市場中,支付科技、保險科技和區塊鏈成為三大主導領域,融資金額分別為207億美元、81億美元和75億美元。在全球金融科技市場融資總額下降的背景下,保險科技和ESG與綠色金融發展勢頭強勁,融資金額上升。
2國內概況
根據市場統計,近年我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態勢,但2023年增速下降到9.7%,規模達到3727.8億元,其中銀行科技規模2793.2億元,占比達到75%。隨著金融機構和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數據資產入表進程的推進,將為我國金融科技產業注入新活力。
從金融科技行業細分領域看,2023年金融科技科技人員投入1814.7億元,占比達49%,其次為IT建設投入1236.4億元,前沿技術應用投入676.7億元,其中云、大數據和AI技術分別占據前三名,分別達到159.51億元,82.91億元和44.52億元。
3百強企業發展現狀分析
從百強企業省市分布來看,北京、廣東和上海分別位居前三,上榜企業分別達到43家、18家和16家,產業集聚效應依然明顯。與此同時,金融科技發展的地域多元化趨勢明顯,東部省份、成渝地區發展勢頭強勁,百強企業數持續增長,金融科技的發展潛力正在全國范圍內得到逐步釋放。
北京作為國際創新中心,金融科技企業數量一直處于全國首位,尤其是海淀區金融科技企業最多,擁有金融科技企業620家(上市企業39家),金融科技專利55203項,分別占全市34.2%和24.4%。2024年中國金融科技競爭力百強企業中,海淀區上榜28家占全國28%,北京66.7%。
根據樣本統計顯示,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是2023年金融科技企業的三大核心技術要素, 占比分別為31%、28%、21%。專利技術的分布表明,隨著數據要素入表的進程的推進,數據的計算與運用成為了當前金融科技發展的主要趨勢。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展方向將以安全為底線、以數據為基礎、以智能化為目標、以場景應用為抓手,全面推進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
從企業服務領域看,2024年金融科技百強企業主要服務領域包括平臺技術賦能、綜合金融科技和資管科技等行業。
4百強企業收入狀況分析
根據資料統計,2023年百強企業金融科技收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金融科技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1.2%,其中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40家。從收入來源看,當前國內市場還是其主要收入來源地,其中北京、上海、浙江和廣州是金融科技企業收入主要來源地。2023年百強企業中有34家企業在海外設立了相關機構,拓展海外業務,其中港澳臺地區(55% )、東 南亞(50%)成為為金融科技企業“走出去”的首選地。
5百強企業(非上市部分)發展狀況
2024年金融科技百強企業中獲得融資的企業為26家占非上市百強企業的44.1%,其中獲得A輪、B輪的企業最多為17家策略,以便在不同階段獲得合適的資金支持。并購占比較低,百強企業更傾向于通過多輪融資來發展壯大,而非直接被收購,以保持獨立發展、實現更大價值。
從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看,有34家獲得國家(省市)重點扶持,占非上市百強企業的57.6%,其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將進入培育階梯的企業25家,未來政府可以加強對這些企業的培育和支持,促進其持續發展。
6中國金融科技企業百強名單及未來發展趨勢
2024年百強企業中共有35.9%的企業將“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風險的擔憂”視為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最主要困難,其次為“合作摩擦成本和管理成本較高”占比21.9%。在企業未來發展方向上看,60%的企業將增加研發投入,鉆研技術以增強競爭力,80%的企業將拓展海外市場作為未來企業發展的主要途徑。未來,企業應繼續關注業務范圍多元化和綜合化發展,同時加強技術研發,提高競爭力,積極開拓新市場,提升品牌知名度。